建筑施工企业业财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
建筑业新会计准则怎样结转成本
1、在承包经营模式下,确认的合同毛利包含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以及内部借款利息。具体公式为:合同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每月,按照项目部确认的产值或工程部审核的产值,进行成本的结转。操作流程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及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2、每月确认收入的同时,需要结转成本。具体会计处理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这一步骤确保了成本与收入的匹配,使会计报表更加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月末时,需要进行成本结转,会计分录为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竣工时,应将“工程结算”科目借记,而“工程施工—成本工程施工”科目贷记,确保该科目余额结平。平时,工程施工科目无需进行结转操作。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施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成本控制旨在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费用支出,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成本在计划范围内,以实现成本目标。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若要提升其内部管理能力,保持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就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我国建筑行业过去利润可观,建筑施工企业只需完成项目,较少注重投资核算与超支问题,因此并不重视项目成本。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了“只管干,不管算”的特性。
建筑工程中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包括控制体系、成本责任制、管理措施,以及控制目标的设定。在开放的建筑市场中,企业自主报价,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在质优、快速、安全、低耗的前提下实现价廉,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因此,有效控制成本目标至关重要。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1、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发展在施行“营改增”政策之后,给建筑施工企业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纳税费用的支出,解决了以往建筑企业中所存在的纳税筹划难问题。
2、.3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建筑企业有效应对“营改增”工程造价影响的有效手段。建筑企业可以适当的提高招投标报价,以降低税费的不确定性。“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使得增值税的范畴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税费计算分析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以保证招投标报价更加精准[4]。
3、营改增后,建设单位将不能直接代扣代缴增值税,而直接由建筑施工企业在当期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但此时建设单位验工计价并不立即支付工程款给建筑施工企业,也即缴纳增值税在前,收取工程款在后,有时滞后时间比较长,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程度。
发布时间: 2025-01-02